39问医生

小脑幕裂孔疝病因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脑幕裂孔疝多因颅内压增高、肿瘤、外伤、感染或出血导致脑组织移位压迫生命中枢,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病情发展迅速,需紧急处理,患者应立即就医。
1.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时,为适应压力变化,脑组织通过各种方式移位以寻找更多的空间。当这些调整失衡时,可能会导致小脑幕裂孔疝。这种情况下,幕上脑室系统受压,导致小脑扁桃体下垂至枕骨大孔。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的关键,可通过使用利尿剂如和甘露醇进行缓解。
2.肿瘤
肿瘤压迫邻近结构,可能导致小脑幕裂孔疝。例如,听神经瘤、后颅窝肿瘤等可直接侵犯并压迫第四脑室出口,引起急性脑积水。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如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乙状窦后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等。
3.外伤
外伤引起的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会导致局部压力增加,从而诱发小脑幕裂孔疝。例如,车祸撞击头部可能导致前额叶受损,进而形成血肿压迫大脑。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清创术中应遵循先简单处理的原则,即迅速控制活动性出血,同时保护伤口不受污染。
4.感染
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和水肿,使颅内压力急剧上升,进而引发小脑幕裂孔疝。例如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侵袭软脑膜所致,易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抗结核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5.出血
出血通常指原发性或继发性脑室内出血,血液积聚可能导致脑室扩大和压力增加,从而诱发小脑幕裂孔疝。例如高血压性脑出血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表现为突然发病、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脑室穿刺引流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在影像引导下将一根细针插入脑室以释放积液。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减少颅内压增高的风险。必要时,可以遵医嘱进行头颅MRI、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66
2024-02-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