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母乳喂养性黄疸怎么办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母乳喂养性黄疸可通过新生儿光疗、新生儿换血疗法、肝脏酶诱导剂、新生儿母乳暂停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新生儿光疗
新生儿光疗通常采用间断照射的方式,在特定波长下作用于皮肤表面,以增加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此方法能减少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减轻母乳引起的黄疸症状,因为未结合胆红素是主要致病因素。
2.新生儿换血疗法
新生儿换血疗法通过从新生儿体内移除高浓度未结合胆红素并替换为低浓度胆红素的血液来降低其浓度。该措施有助于纠正贫血、改善脑损伤预后。对于重症溶血患儿合并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时效果显著。
3.肝脏酶诱导剂
肝脏酶诱导剂包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可促进肝细胞摄取胆红素,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这些药物能够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从而降低未结合胆红素水平,缓解由母乳引起的黄疸症状。
4.新生儿母乳暂停
如果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首先需要停止母乳喂养48-72小时,然后重新开始母乳喂养看是否会出现黄疸加重。母乳中含有一种抑制胆红素代谢的因子,会导致胆红素不能够及时排出体外而引起黄疸,暂时停奶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在处理母乳喂养性黄疸期间,应密切监测婴儿的临床状况及实验室指标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及脱水,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66
2024-03-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