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危害一般有过敏、增加肝肾负担、增加心脏负担、增加感染风险等。
1、过敏
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免疫活性分子,可以调节免疫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患者对免疫球蛋白过敏,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增加肝肾负担
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药物,如果患者长期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能会增加肝肾负担,导致肝肾功能损伤。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增加心脏负担
免疫球蛋白中的主要成分是免疫球蛋白,如果患者长期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能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出现心慌、心悸等不适症状。
4、增加感染风险
如果患者长期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从而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
5、其他危害
长期注射免疫球蛋白,还可能会导致体内出现免疫球蛋白抗体,从而引起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因此,患者在注射免疫球蛋白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上述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