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肺栓塞?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肺栓塞是指血液凝固块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导致的急性病症,其可能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肥胖、长期卧床、手术后状态以及恶性肿瘤等高危因素引起。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各异,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由于长时间坐位、卧床不动导致血液流动缓慢,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当血栓脱落时,可能会随着血液循环流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溶栓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
2.肥胖
肥胖者下肢深静脉内膜损伤机会增多,加之脂肪细胞因子的作用,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增高,进而诱发肺栓塞。建议肥胖人群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减轻体重,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患肺栓塞的概率。
3.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下肢肌肉收缩减弱,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容易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脱落则可能堵塞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对于存在长期卧床风险的人群,家属可协助其定期翻身拍背,同时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4.手术后状态
手术后局部组织受到创伤,此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凝血功能增强,血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若血栓脱落则会引起肺栓塞。术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等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5.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状态,且常伴随下肢活动受限的情况,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进而诱发肺栓塞。针对恶性肿瘤引起的肺栓塞,患者需要积极接受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来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
针对肺栓塞,建议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D-二聚体检测以及CT肺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食用过多高脂食物,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66
2024-02-0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