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咬肌抽搐是什么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咬肌抽搐可能是由于精神紧张、面神经炎、特发性震颤或狂犬病引起,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精神紧张
当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大脑皮层兴奋度过高,会导致肌肉收缩和痉挛。咬肌作为咀嚼肌之一,在受到刺激后也会出现抽搐。建议通过放松训练如冥想、深呼吸来缓解压力,减少咬肌抽搐的发生频率。
2.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是由病毒侵袭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面部肌肉控制失调,从而引起咬肌抽搐的症状。对于面神经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等。
3.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影响运动协调能力,包括咬肌在内的肌肉可能出现不自主的抽动。针对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药物,如片、盐酸阿罗洛尔片等,以减轻症状。
4.狂犬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累及脑干和脊髓,使肌肉产生异常活动,表现为恐水、吞咽困难等症状,其中就包括咬肌抽搐。狂犬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给予免疫球蛋白注射液、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被动免疫制剂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咬肌持续抽搐且伴有疼痛,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例如MRI或CT扫描,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器质性病变。
66
2024-03-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