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新生儿小肠扭转的原因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新生儿小肠扭转可能由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小肠系膜过长或过短、腹壁肌肉功能不全、胎粪性肠梗阻、巨球蛋白血症等病因引起,属于一种严重的急腹症,需要紧急处理。
1.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
由于胚胎期肠道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折叠、粘连或憩室等结构问题,导致小肠固定位置发生改变,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小肠扭转。针对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引起的小肠扭转,手术矫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如肠扭转复位术。
2.小肠系膜过长或过短
小肠系膜是连接小肠和后腹壁的薄膜状结构,过长或过短可能使小肠活动度增加,从而容易发生扭转。对于小肠系膜过长或过短引起的新生儿小肠扭转,可通过外科手术调整系膜长度来改善状况,例如小肠旋转术。
3.腹壁肌肉功能不全
腹壁肌肉功能不全是指腹肌张力减弱或缺如,会导致腹部内脏器官移位,当腹腔压力突然变化时,易诱发小肠扭转。针对腹壁肌肉功能不全导致的小肠扭转,可采用胃肠减压管进行治疗以缓解不适症状。
4.胎粪性肠梗阻
胎粪性肠梗阻是指胎儿吞入的羊水中的胎便不能及时排出而堵塞肠道,此时若存在肠管狭窄或畸形,则更易发生小肠扭转。对于胎粪性肠梗阻所致的小肠扭转,需要及时进行X线检查以确定梗阻部位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骨髓中浆细胞过度增生,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分子量较大,可能会形成凝块,进而引起肠套叠或小肠扭转。针对由巨球蛋白血症引起的新生儿小肠扭转,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减轻肿胀。
建议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应考虑进行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以评估小肠的情况。
66
2024-01-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