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肌酐尿素氮偏高是怎么回事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肌酐尿素氮偏高可能是肾前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疾病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管理。
1.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肾前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无法有效地过滤废物和液体。这会导致肌酐和尿素氮积累在体内。改善肾脏血流通常可通过补液来实现,如输注生理盐水或胶体溶液。
2.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肾脏炎症,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从而减少尿液中蛋白质的排出,进而影响肌酐和尿素氮的排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进行缓解,如、螺内酯等。
3.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时,肾脏逐渐失去过滤血液的能力,导致废物和液体在体内积聚,包括肌酐和尿素氮。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氢等。
4.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长期高血糖对肾脏微血管造成损害的结果,此时肾脏的功能受损,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引起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胰岛素注射治疗,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
5.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以肾小管扩张为特征,伴随囊泡形成,随着囊泡体积增大,会对正常的肾组织产生压迫作用,使肾单位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到肾脏的排毒能力,导致肌酐和尿素氮的浓度上升。对于存在严重并发症且无有效治疗手段者,可考虑进行肾脏移植手术。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肾脏负担。必要时,还可进行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以评估肾脏结构和功能状况。
66
2024-03-0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