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由细菌、真菌感染引起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炎症,导致局部红肿、疼痛。这种炎症可能会影响鼓膜,从而引起游泳时耳朵进水后出现疼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软膏进行治疗,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等。
2.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入侵引起,当致病菌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时,会导致中耳黏膜发生炎症反应,炎症刺激可引起剧烈耳痛。由于炎症因子刺激,会导致耳部敏感度增加,在游泳时受到水分刺激会引起疼痛加剧。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长期存在炎症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可能会对鼓室产生一定的损伤,使鼓室积液或者形成胆脂瘤,进而影响到鼓膜的功能,导致其通透性下降,容易诱发耳闷、听力减退等症状。如果此时游泳,可能导致耳内压力变化过大,从而加重不适感。对于此类病症,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配合医生通过鼓室成形术的方式进行处理。
4.外耳道耵聍栓塞
外耳道耵聍栓塞是指外耳道内分泌物聚集成块状或团块状堵塞耳道的情况,若未及时清理,耵聍遇水后体积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就会引起疼痛。此外,耵聍还会对外耳道造成机械性阻塞,影响水进入外耳道的速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剧疼痛。患者可通过外耳道冲洗的方法来改善病情,一般需要将耵聍软化后再将其取出。
5.外耳道异物
外耳道异物包括耳垢、头发、小玩具等,这些物质进入耳道后会对耳道壁产生摩擦和刺激,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甚至引起继发感染,从而引发疼痛。同时,异物的存在阻碍了水进入耳道,减少了刺激,因此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对于外耳道异物,首先需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接触水源,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必要时,可前往医院由医务人员使用镊子轻轻夹取异物。
针对游泳引起的耳朵疼痛,建议避免搔抓耳道,以防加重炎症或损伤。推荐进行耳镜检查以评估外耳道及鼓膜状况,排除潜在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