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儿童异食癖的病因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儿童异食癖的病因可能包括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症、铅中毒、苯丙酮尿症、染色体异常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味觉异常或代谢障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红细胞运输氧能力下降。这会导致组织供氧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补铁剂如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口服补铁药物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2.锌缺乏症
锌是多种酶类和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其缺乏会影响味觉和嗅觉发育,降低食欲,进而出现异食癖的症状。补充含锌食物如牡蛎、瘦肉、坚果等,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进行治疗。
3.铅中毒
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在神经系统中蓄积并产生毒性作用,影响神经递质的正常代谢,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紊乱,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异食癖等症状。驱铅治疗通常采用依地酸二钴注射液、促排灵胶囊等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可以有效缓解铅中毒引起的异食癖。
4.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或缺失,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导致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在血液和脑脊液中的浓度升高,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患者会出现智力低下、行为异常以及特殊的鼠尿臭味。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是主要治疗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控制患儿每日摄入的苯丙氨酸含量,以减轻症状。
5.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异常包括结构畸变和数目畸变,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和功能,导致认知和行为问题,增加异食癖的风险。针对染色体异常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性治疗,需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管理。
建议关注孩子日常饮食均衡,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必要的血液学检查,例如铁、锌、铅水平检测,以早期发现和干预相关代谢异常。
66
2024-02-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