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区分肝源性腹泻和肠源性腹泻可以通过引起的原因、症状、检查的方式进行判断。
1、引起的原因
肝源性腹泻通常是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受损,使肝脏的代谢功能下降,从而引起腹泻的症状。而肠源性腹泻通常是由于肠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调、不洁饮食等原因所引起的。
2、症状
肝源性腹泻通常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呈稀水样,并且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而肠源性腹泻一般会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黏液脓血便、发热等症状。
3、检查
患者可以去正规的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肝脏彩超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等,可以明确肝脏的病变情况,也可以反映肝脏的代谢功能。而肠源性腹泻的患者可以去正规的医院进行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培养检查、血常规检查、结肠镜检查等,可以明确肠道内是否存在感染的情况,也可以反映肠道内的菌群是否存在失调的现象。
无论是肝源性腹泻还是肠源性腹泻,患者都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止泻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乳酸菌素片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腹泻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