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步态一般是静止站立时的步态,异常步态一般是指在行走过程中的异常步态,包括步幅变小、步速变慢、步行节律不稳等。步态异常可能是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帕金森病、脑卒中、小脑病变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1、正常步态
正常步态是人体直立时,以一定的步伐、摆动和变速运动的三组配合进行步行的动作和姿势。正常步态的基本运动单位是足,即双足并拢,足趾在跖趾关节和足的外侧形成趾间关节,足跟在足底关节的后部形成足弓。在行走时,双足在同一平面上,以一定的步伐、摆动和变速运动的三组配合进行步行的动作和姿势。
2、异常步态
异常步态常见于帕金森病、小脑病变等。其中,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等症状,可导致步态异常,表现为双脚呈慌张步态;小脑病变患者可出现共济失调、步态异常、构音障碍等症状,可导致步态异常,表现为双脚呈慌张步态。
如果患者出现步态异常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头颅CT、头颅MRI等检查方式明确诊断。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可以有助于改善步态异常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