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结肠炎为什么难治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困难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异常、精神心理障碍或药物副作用等病因有关。由于病因复杂,需要个体化治疗方案,因此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治。
1.遗传因素
由于家族中存在易感基因,可能导致个体对某些病原体感染更脆弱,进而增加患慢性结肠炎的风险。对于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慢性结肠炎,可考虑使用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
2.环境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会加重结肠黏膜损伤,导致结肠炎症反应持续存在。改善生活习惯是关键,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缓解不适症状。
3.免疫异常
免疫系统过度活跃可能误将正常菌群视为外来入侵者而攻击,造成肠道组织长期受损。针对免疫异常所致的慢性结肠炎,可遵医嘱使用激素类药物调节机体免疫状态,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磷酸钠注射液等。
4.精神心理障碍
当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下,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一步影响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加重结肠炎的症状。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可用于治疗此类患者的伴随精神症状,如盐酸帕罗西汀片、氯硝西泮片等。
5.药物副作用
部分药物成分可能会直接刺激结肠黏膜,引起局部充血水肿,诱发或加重结肠炎的症状。若是由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结肠炎,在停用相关药物后通常可以自行恢复,无需特殊处理。
慢性结肠炎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以减少肠道刺激。建议定期进行大便常规、粪便培养以及结肠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66
2024-03-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