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孩子为什么会得抽动症

孔子登
南沙区南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咨询
小孩子的抽动症可能是由遗传易感性、神经递质失衡、脑功能异常、感染后神经发育障碍、睡眠障碍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易感性
由于家族中存在抽动症患者,个体可能携带相关基因突变,导致发病风险增加。针对遗传因素,可考虑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风险,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2.神经递质失衡
神经递质是参与神经系统信息传递和调节的化学物质,其平衡被打破时会影响大脑的功能活动。抽动症患者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增高,导致运动控制失调。常用药物包括盐酸硫必利片、盐酸苯海索片等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改善神经递质失衡状态。
3.脑功能异常
脑功能异常是指大脑某些区域的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如神经元过度兴奋或抑制不足,可能导致抽动行为的发生。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观察到大脑结构的变化,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脑功能异常。
4.感染后神经发育障碍
感染后神经发育障碍是指由感染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或炎症反应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过程,进而导致抽动症的发生。针对此原因,需要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比如维生素B族、神经生长因子等。
5.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会导致大脑未能充分休息和恢复,长期下来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的症状。治疗睡眠障碍通常需调整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必要时也可遵医嘱服用阿普唑仑片、佐匹克隆片等安眠药帮助入眠。
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和行为评估,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可能存在的脑部器质性疾病。
66
2024-03-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