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哺乳期肠炎喂婴儿奶有什么危害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哺乳期肠炎患者在喂养婴儿时需注意可能引起的营养不良、腹泻加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乳糖不耐受等风险。
1.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指由于长期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导致体重下降、消瘦等症状。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影响婴儿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贫血、水肿等现象。
2.腹泻加重
如果母亲存在肠炎,在喂养婴儿后可能会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从而引起肠道炎症和腹泻症状加剧。可能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血浆蛋白丢失,进一步加重病情,对母婴健康造成威胁。
3.脱水
脱水是由于体液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若此时母体发生肠炎,则会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到胎儿,使水分从体内流失过快,诱发该疾病。会引起循环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严重者可致休克,需及时输液治疗以补充身体所需水分和电解质。
4.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指体内钠、钾等离子浓度异常,哺乳期肠炎可能会影响肠道吸收功能,进而引发此情况。会导致神经系统和肌肉活动障碍,需要紧急纠正电解质失衡。
5.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因为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无法有效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当患有肠炎时,可能会加重乳糖不耐受的症状。表现为腹胀、腹泻、肠鸣音亢进等,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症状。
建议密切观察宝宝是否有腹泻、呕吐或其他不适症状,必要时咨询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66
2024-01-3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