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骨性关节病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骨性关节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关节疾病,主要由于关节软骨退变引起。
骨性关节病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化,继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软骨损伤后,关节面不平滑,关节负重时易发生摩擦和碰撞,进一步加重软骨损害,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僵硬感、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或者长时间静止不动后,关节会出现僵硬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缓解。
诊断骨性关节病通常需要进行X线检查、MRI成像以及实验室血液检测等。X线检查可显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等特征;MRI成像能够详细观察关节内部结构,包括软骨损伤情况;血液检测可能发现C反应蛋白和血沉率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治疗骨性关节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减轻疼痛和炎症;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以及体重管理、功能锻炼等措施。
患者应避免过度使用受影响的关节,以减少疼痛和预防进一步的软骨损伤。必要时,可通过手术矫正畸形,如膝关节置换术等。
66
2024-03-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