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外敷
选择具有清热解毒、通窍利咽功效的中药材配制成药膏或散剂,外敷于足三里、关元等穴位。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效,调节气血,缓解因湿邪所致的鼻塞、流涕等症状。
2.针灸疗法
患者端坐位,医生使用毫针刺激迎香、印堂、风池穴等穴位,每次治疗30分钟左右。此方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慢性鼻窦炎引起的不适。
3.艾灸疗法
将点燃的艾条悬置于距离患处皮肤3厘米左右的高度进行熏烤,每次可连续进行15-30分钟。此法通过温经散寒作用来辅助治疗由寒邪侵袭所引发的上述病症。
4.穴位贴敷
选取曲池、合谷、天突等穴位,在无菌条件下将调配好的药粉与生姜汁调成糊状后外敷于相应位置。利用药物对腧穴特殊感应效应及引火下行原理,使邪气从体内排出,达到祛除湿邪目的。
在接受中医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病情恢复。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宜选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泥等,有利于机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