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胸闷气短中医如何治疗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胸闷气短中医治疗可以考虑穴位针灸、中药调理、拔罐疗法、艾灸疗法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穴位针灸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进行针刺,通常由专业针灸师操作。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流通、缓解胸闷气短的症状;适用于因肺气虚导致的胸闷气短。
2.中药调理
患者可服用具有补益肺肾作用的中药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这些药物能够滋阴补肾、平喘止咳,从而改善胸闷气短现象;对于肺肾两虚引起的上述不适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3.拔罐疗法
将罐子放置于背部对应穴位上,利用负压吸引皮肤产生局部充血水肿状态。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排出体内湿邪之气,对缓解胸闷气短有一定帮助;适合寒湿阻滞所致的胸闷气短。
4.艾灸疗法
使用点燃后的艾条悬置于身体表面预设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进行熏烤。艾叶温阳散寒且有一定的行气通络作用,因此能辅助减轻因寒凝气滞引起的胸闷气短。
针对胸闷气短的症状,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以免加重胸闷气短的症状。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冰激凌、炸鸡腿、麻辣火锅等,以防影响病情恢复。
66
2024-03-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