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异位搏动的正常值一般小于100次/分。
室性异位搏动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中,异位起搏点在心室中,发出电冲动引起心肌收缩,导致心脏出现不正常的节律。室性异位搏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一般是由于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原因所致。正常人的心跳起源于心脏的窦房结,频率在60-100次/分,而室性异位搏动的频率通常小于100次/分。如果患者的心室出现频繁的室性异位搏动,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晕厥、休克等现象,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如果患者出现室性异位搏动,建议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对于室性异位搏动频繁发作的患者,可以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如美托洛尔、胺碘酮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