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血症是指血浆总蛋白低于60g/L或白蛋白低于35g/L的一种状态,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肝硬化、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恶性肿瘤等原因所引起的。
1、营养不良
如果患者长期挑食、偏食,会导致体内的营养元素缺乏,从而诱发营养不良,导致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些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可有效改善低蛋白血症。
2、肝硬化
肝硬化通常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胆汁淤积等原因所引起,导致肝脏组织受到损伤,使肝脏的合成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起低蛋白血症。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改善低蛋白血症。
3、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通常是由于遗传、感染等因素所引起,由于肾脏的功能受到损伤,导致蛋白质进入尿液中,从而出现低蛋白血症。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片、螺内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低蛋白血症的症状。
4、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通常是由于感染、免疫等因素所引起,导致肾小球损伤,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抗炎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肾小球肾炎。
5、恶性肿瘤
如果患者患有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会导致机体的蛋白质大量消耗,从而引起低蛋白血症。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同时遵医嘱服用复方氨基酸口服溶液、人血白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