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白蛋白/球蛋白偏高有什么危害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白蛋白/球蛋白偏高可能表明肝功能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或酒精性肝病。
1.肝功能损害
肝功能损害可能导致合成减少或分解增加,引起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异常。可能伴随疲劳、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肝衰竭。
2.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导致肝脏损伤,进而影响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常见症状包括面部蝶形红斑、关节肿胀等,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激素类药物如进行抗炎治疗。
3.慢性感染
慢性感染状态下,机体为清除病原体而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肝脏受损,从而出现白蛋白/球蛋白偏高的现象。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发热、乏力等症状,需要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乙肝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结核病则需遵循全程联合适当联合用药的原则,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
4.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可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会刺激肝脏细胞增生,进而影响白蛋白和球蛋白的代谢。癌症患者的症状取决于癌细胞所在的位置以及扩散的程度。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持续性体重下降、发热、疼痛等。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例如胃癌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酒精对肝脏造成直接毒性作用,引起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导致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失调。典型表现为皮肤黄染、瘙痒、右上腹痛等,治疗关键是戒酒,同时配合医生使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进行保肝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以减轻肝脏负担。若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指导。
66
2024-02-1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