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肠炎如何检测出感染了什么菌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肠炎的诊断可能需要进行大便常规及培养、血清学检测、结肠镜检、小肠活检以及腹部超声波检查。如果怀疑有感染,建议就医并进行相应检查以确定具体的致病菌种类。
1.大便常规及培养
通过观察和分析大便样本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采集患者的粪便标本后,送往实验室进行显微镜下观察以及培养基上培养以鉴定病原体类型。
2.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血液中特定抗体量是否增加,从而辅助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沙门氏菌、志贺菌等。空腹抽取静脉血样送至检验科进行相关抗体水平测定。
3.结肠镜检
结肠镜检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能够直接观察结肠内部情况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发现炎症或异常增生。由经验丰富的内窥镜医师执行,在局部麻醉下将带有微型摄像头的纤维软管插入肛门进入直肠与乙状结肠区域拍摄照片并取出部分黏膜组织做进一步分析。
4.小肠活检
小肠活检是获取小肠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评估的一种技术手段,对于慢性肠炎的病因鉴别有重要意义。通常采用胶囊内镜或经口插管等方式获取小肠组织样本,然后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组织切片和染色分析。
5.腹部超声波检查
腹部超声波检查利用高频声波成像原理来显示消化系统结构,包括肝、胆、胰腺及周围器官。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医生使用圆形探头轻扫整个腹部区域,每次扫描约5分钟。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在无特殊准备情况下完成。但若考虑存在细菌感染可能性,则应提前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饮食限制或清洁措施。
66
2024-03-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