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概率通常较低,该疾病属于先天性疾病,患病率大约在1/10000。
幽门狭窄是一种消化道畸形,是由于幽门环肌增生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导致食物通过障碍的疾病。肥厚性幽门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关。大多数患儿在出生后2-4周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症状。新生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发生率较低,约1/10000,但其症状与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新生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可以进行幽门环肌切开术,也可以进行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新生儿的保暖和喂养,以免受凉引起不适症状。同时,家长应注意新生儿的营养均衡,避免长期喂养不当引起肥胖,增加患病的风险。如果新生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