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溺水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溺水后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氧疗、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抗感染治疗等措施。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恶化,应立即就医。
1.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通常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三个步骤,在现场立即开始,直到专业医疗人员接手。此措施旨在恢复血液循环和通气功能,抢救生命,因为溺水导致的窒息会引起循环衰竭和缺氧状态。
2.氧疗
氧疗通过提高吸入氧气浓度来改善低氧血症,对于溺水者至关重要。高浓度氧可迅速纠正低氧血证,促进肺部水肿吸收,防止进一步脑损伤;适用于溺水后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患者。
3.补液
补液是为了维持机体液体平衡,预防或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溺水可能导致身体失去水分和电解质,补液有助于稳定内环境并支持器官功能;适合所有溺水伤患。
4.纠正电解质失衡
纠正电解质失衡涉及快速检测血液中钠、钾和其他离子水平,并给予相应电解质补充剂。保持正常电解质水平对维持心脏、神经和肌肉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心跳骤停或持续性神经系统损害;针对长时间接触水量造成严重电解质失调情形。
5.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需依据临床指征及时使用抗生素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由于溺水时呼吸道受损容易诱发细菌感染,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感染进程,减少并发症风险;适合有继发性感染迹象患者。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此外,建议尽早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评估和治疗,以减少潜在的生命危险。
66
2024-01-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