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和克罗恩病都属于肠道炎症性疾病,但两者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发病原因、好发人群、病变部位、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
1、发病原因
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克罗恩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精神因素等有关。
2、好发人群
肠结核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克罗恩病多见于年轻人,平均发病年龄为20岁,男女患病率相当。
3、病变部位
肠结核的病变部位在回盲部,多表现为增生型、溃疡型肠结核。克罗恩病的病变部位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
4、临床表现
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发热、盗汗、乏力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部肿块。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肛门周围病变等,严重者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
5、治疗方法
肠结核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克罗恩病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6、预后
肠结核经过积极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克罗恩病患者若不积极治疗,预后相对较差,可能会出现肠梗阻、肠穿孔、腹腔脓肿等并发症。
无论是肠结核还是克罗恩病,患者都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