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肺结核常见于初次感染后发病,包括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等。
1、原发性肺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首次侵入人体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多见于儿童,也可见于成人。原发性肺结核大多为结核菌初次侵入人体引起,通常无明显症状,也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午后低热、咯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一次或短时间内侵入多个器官,在肺部引起的炎症和破坏性病变,常继发于粟粒型肺结核或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可出现高热、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吡嗪酰胺片、盐酸乙胺丁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浸润型肺结核
浸润型肺结核是指病灶主要发生在肺部,但也可累及其他器官,引起多种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利福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空洞型肺结核
空洞型肺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组织,并在肺组织内生长繁殖,导致肺组织发生坏死,出现空洞形成的肺结核,属于继发性肺结核的一种。患者可出现长期反复的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是指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胸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患者可出现胸痛、胸闷、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