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怎么回事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可能与外伤后颅内出血、凝血功能异常、抗凝治疗、颅内高压、脑血管畸形等病因有关,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外伤后颅内出血
外伤导致头部血管破裂引起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膜下间隙形成血肿。手术是常规的治疗方法,通过清除血肿和修复受损区域来缓解压力并促进恢复。
2.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术后出血倾向增加,进一步加重硬膜下血肿。针对凝血功能异常的处理包括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或使用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纤维蛋白原等。
3.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如华法林可抑制凝血过程,延长出血时间,可能影响术后恢复。调整抗凝方案至合适的程度,例如减少剂量或者暂时停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颅内高压
颅内高压状态会导致脑组织受压移位,加剧硬膜下血肿的发展。降低颅内压力的措施有去颅骨瓣减压术、开窗减压术等。
5.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诱发硬膜下血肿的发生。介入栓塞术是一种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病变部位以阻断异常血流。
患者应定期复查头颅CT以监测硬膜下血肿的变化。此外,建议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不动,以免压迫到硬膜下血肿处,影响病情恢复。
66
2024-02-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