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长期吃排肾结石药物的副作用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长期服用排肾结石药物可能导致水钠潴留、高钙尿症、贫血、肾功能损害以及药物性皮炎等副作用。如果副作用较为严重或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咨询。
1.水钠潴留
长期服用排肾结石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水分和钠离子代谢失衡,引起水钠潴留。患者会出现水肿、体重增加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心肺功能。
2.高钙尿症
若机体摄入过多的钙元素,肾脏无法及时将其排出体外,则会形成高钙尿症。该疾病会导致尿路结石的发生率增加,还可能引发肾绞痛、血尿等症状。
3.贫血
如果患者存在缺铁或叶酸缺乏的情况,在使用某些排石药物后可能导致贫血的发生。贫血会引起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4.肾功能损害
长期服用排肾结石药物可能会对肾小管造成损伤,进而引起肾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腰痛、尿色改变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慢性肾衰竭。
5.药物性皮炎
部分患者在服用排肾结石药物期间,由于个体差异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炎症。典型症状包括瘙痒、红斑、荨麻疹等,重症可伴有发热、头痛及全身不适。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以评估潜在的副作用。同时应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菠菜、芹菜等草酸含量较高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66
2024-03-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