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肾结石是怎么引起来的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肾结石可能是由尿液过饱和、尿路梗阻、代谢异常、长期卧床、尿路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尿液过饱和
当肾脏排泄钙、草酸盐等物质过多时,会导致这些物质在尿液中浓度增加,从而形成结晶体,进一步发展为结石。对于含钙结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进行治疗。
2.尿路梗阻
由于尿道狭窄或者存在有异物堵塞,导致尿液排出不畅,此时容易引起尿液浓缩和沉淀,进而促进结石形成。对于尿路梗阻引起的肾结石,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例如经皮肾镜取石术。
3.代谢异常
代谢异常包括尿酸、钙磷代谢紊乱等,可能导致某些溶质过度积聚而形成晶体,成为肾结石的成因之一。针对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结石,可以考虑应用别嘌醇片降低尿酸水平。
4.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滞留时间延长,使钙离子浓度增高,有利于磷酸钙沉积,形成肾结石。对于长期卧床诱发的肾结石,需要尽早离床活动,必要时也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枸橼酸钾颗粒改善病情。
5.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局部黏膜损伤和脱落细胞增多,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形成结石核心。抗生素治疗是解决由细菌性尿路感染引起的肾结石的关键步骤。常用药物主要有头孢地尼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
建议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以监测肾结石的变化。同时,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量,每天至少喝8杯水,有助于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66
2024-01-1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