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怎么回事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可能是由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紊乱、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导致白血球产生减少,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雄激素、环孢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2.免疫系统紊乱
免疫系统紊乱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下降,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的现象。针对免疫系统紊乱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磷酸钠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3.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影响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进而影响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如果需要继续服用免疫抑制剂,建议定期监测血液学参数,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
4.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
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是指化疗药物对骨髓干细胞造成损伤,使中性粒细胞生成受阻,从而导致其百分比降低。对于骨髓抑制,通常需要通过输注造血生长因子来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例如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等。
5.放射性皮炎
放射线照射皮肤会导致皮肤组织受损,进而影响到骨髓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放射性皮炎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用复方黄柏去癣搽剂、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不适。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支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必要时,建议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检查以及骨髓穿刺术等实验室检测,以评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66
2024-01-3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