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一般是指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范围。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主要由骨髓产生,主要发挥抗感染的作用。正常人体内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为(2.0-7.0)×10^9/L,当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7.0×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其增多的原因有生理性因素、药物因素、细菌感染、急性中毒、血液系统疾病等。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劳动后、妊娠及分娩时或者严寒、酷热情况下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但一般不会出现身体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去除诱因后可恢复正常。
2、药物因素
如应用糖皮质激素、白细胞介素-2等药物,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
3、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指细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皮疹、肝脾肿大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
4、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现象,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检查时会出现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的情况。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洗胃、导泻治疗,同时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6、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5、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检查时会出现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如果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