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筛一般指唐氏筛查,唐氏筛查结果参考值主要是根据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人种、是否患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方面来判断的。
1、年龄
一般情况下,女性在35岁之后,容易出现卵巢功能下降,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所以建议在35岁之后,每2-3年进行一次唐氏筛查。如果女性大于35岁,就不建议做唐氏筛查了。
2、体重
体重过轻或过重都会影响唐氏筛查的结果。体重过轻可能会导致孕妇营养不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出现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升高。体重过重可能会导致孕妇在分娩时出现难产、产伤等情况,也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3、孕周
唐氏筛查一般在怀孕16-20周进行,通过抽血检查孕妇血液中的甲胎蛋白、人绒毛膜、游离雌三醇等成分,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方面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风险。
4、人种
唐氏综合征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唐氏综合征的患者一般可以分为高风险、低风险和临界风险。高风险的孕妇需要进行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通过抽取孕妇的血液,检查血液中的甲胎蛋白、人绒毛膜、游离雌三醇等成分,从而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临界风险的孕妇一般需要进行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或羊膜穿刺术,从而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
5、是否患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如果孕妇患有糖尿病,会导致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影响唐氏筛查的结果。孕妇在进行唐氏筛查时,需要注意保持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除此之外,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若孕妇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