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尿渗透压低是为什么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尿渗透压低可能是由肾性尿崩症、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酸中毒、糖尿病肾病、原发性醛固酮缺乏症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肾性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由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引起,导致水排泄过多,从而减少尿液浓度和增加尿量。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氢片、螺内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时,肾脏受损,无法有效地重吸收水分,导致尿液稀释,进而出现渗透压降低的现象。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等方式来改善病情。
3.肾小管酸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影响了肾小管对电解质的重吸收功能,使体内碳酸氢盐丢失,导致尿液呈碱性,同时伴有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降低尿液的渗透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枸橼酸钾缓释片、枸橼酸铋钾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使肾小管对溶质的重吸收能力增强,导致尿液中的溶质浓度降低,进而表现为尿渗透压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格列齐特片、格列吡嗪控释片等药物控制血糖水平,以减轻肾脏负担。
5.原发性醛固酮缺乏症
原发性醛固酮缺乏症由于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分泌的醛固酮不足,不能充分保钠潴钾,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降低,刺激下丘脑释放加压素,加压素作用于集合管和远曲小管,促进水的重吸收,但此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受到限制,因此尿液中钠离子浓度增高,而尿液浓缩程度较低,渗透压也相应降低。患者应到医院就诊并完善相关检查,如ACTH兴奋试验、抑制试验等,以确诊并接受针对性治疗。通常情况下,该疾病的治疗需遵从医师指导,可能包括口服补充电解质溶液以及应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药物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
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电解质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饮食方面宜清淡且营养均衡,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66
2024-03-2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