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失血性贫血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失血性贫血是由于急性或慢性失血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和血液容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失血性贫血是由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红细胞数量下降,影响了机体组织供氧。这是由于铁缺乏引起的贫血,因为铁是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元素。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
为确诊失血性贫血,通常需要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电泳、血清铁蛋白测定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功能。治疗失血性贫血需首先止血,可通过药物如肾上腺素类止血剂进行快速止血,对于慢性出血则需要手术处理。此外,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片等以纠正缺铁状态也是必要的。
患者应避免食用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如咖啡和茶,确保充足的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改善病情并促进康复。
66
2024-03-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