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37度5吃了退烧药后果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退烧药一般指的是退热药,体温37.5°C吃了退热药,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体温过低、肝肾功能损伤等后果。

1、大量出汗

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后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此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因为大量出汗导致身体出现脱水的情况。

2、胃肠道不适

退热药物服用后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不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适当喝温水,缓解不适症状。

3、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并且对退热药物中的成分过敏,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体温过低

如果患者服用的退热药物剂量过大,可能会导致体温过低,出现体温偏低、四肢冰凉等症状。此时患者需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凉。

5、肝肾功能损伤

退热药物服用后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退热药物,可能会导致肝脏和肾脏负担加重,从而引起肝肾功能损伤。

如果患者服用退热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患者在服用退热药物期间需要注意避免饮酒,以免导致出现不良反应,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

66
2021-11-1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