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避孕药没来月经,多考虑是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是怀孕、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在明确病因后接受有效的治疗。
1、正常现象
避孕药物通常包括长效避孕药、短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服用药物后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进而出现月经推迟的情况。属于服用药物后的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在停止用药后一段时间内缓解。
2、怀孕
如果服用避孕药物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房,可能会导致避孕失败,出现意外怀孕的情况。此时可以到医院进行抽血检查,如果人绒毛膜水平升高,说明已经怀孕。
3、内分泌失调
如果日常生活中经常熬夜,或者是精神压力比较大,就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容易出现月经失调的情况。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也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
4、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指细菌突破宫颈的防御侵入子宫内膜而发生炎症。子宫内膜炎会导致子宫内膜损伤,使子宫内膜出现粘连,从而出现月经推迟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宫颈炎
宫颈炎是指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黏膜的炎症,可能与病原体感染、阴道菌群紊乱、激素失衡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胶囊、盐酸多西环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熬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症状严重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