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针灸肚脐眼的功效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针灸肚脐眼具有健脾和胃、通经活络、调理冲任、祛风散寒、益肾固本等功效。肚脐处皮肤较为薄弱,易受外界刺激,进行针灸时需谨慎并考虑个体差异。
1.健脾和胃
肚脐部位的穴位通过刺激可以起到一定的健脾和胃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肚脐周围存在关元、天枢等穴位。这些穴位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缓解腹胀、腹泻等症状。可通过按揉或艾灸上述穴位来改善脾胃功能。
2.通经活络
肚脐处的腧穴可疏通体内气血,使经脉畅通无阻,从而达到通经活络的目的。对于因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通过按摩或者艾灸肚脐周围的穴位进行治疗。
3.调理冲任
肚脐为人体先天之本,是督脉和任脉的交会之处,而督脉和任脉都具有调节全身阴阳平衡的作用,因此针灸肚脐对冲任二脉有较好的调理效果。可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可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针灸以增强疗效。
4.祛风散寒
肚脐位于身体的中央位置,通过针灸此处穴位可以起到祛除体内的寒湿邪气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由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发热等症状。可配合医生采取适当手法进行操作。
5.益肾固本
肚脐处的穴位属阴,经常针灸有助于补充肾脏精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定期接受针灸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针灸时应确保所选穴位准确无误,并且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若患者存在皮肤感染等问题,则不宜在此处进行针灸。
66
2024-02-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