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一般不可以直接用肛门塞药退烧,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宝宝发烧后可以通过口服药物、物理降温、静脉点滴以及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1、口服药物
如果宝宝发烧体温在38.5°C以下,可以使用温毛巾给宝宝擦拭手心、脚心、腋窝以及腹股沟部位,可以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如果体温在38.5°C以上,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物理降温
如果宝宝发烧体温在38.5°C以下,可以使用医用酒精或者温水给宝宝擦拭身体,也可以使用冰袋或冰毛巾给宝宝额头冷敷,可以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
3、静脉点滴
如果宝宝发烧体温在38.5°C以上,而且通过服用药物后效果不佳,或者宝宝出现了反复发烧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静脉点滴的方式进行治疗,使用的药物通常有赖氨匹林注射液、阿奇霉素注射液等。
4、肌肉注射
如果宝宝发烧体温在39°C以上,而且通过服用药物以及物理降温的方式效果不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使用的药物通常有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
5、肛门塞药退烧
如果宝宝发烧体温在38.5°C以上,而且出现了精神萎靡以及嗜睡的情况,需要及时通过肛门塞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一般有对乙酰氨基酚栓、小儿布洛芬栓等。
在治疗期间要给宝宝多喝温开水,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若宝宝出现持续发热,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