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婴儿大便臭怎么回事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婴儿大便臭可能是乳糖不耐受、新生儿肠炎、肠道菌群失调、食物蛋白过敏、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1.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小肠黏膜损伤导致乳糖酶缺乏,无法完全消化奶中的乳糖,进而产生气体和发酵现象。这会导致大便有异味。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制剂进行治疗,如Lactase、Galactose-4-硫酸酯酶等药物。
2.新生儿肠炎
新生儿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肠道感染,这些病原体会产生毒素并刺激肠道上皮细胞过度分泌,从而引起腹泻和恶臭的大便。轻至中度脱水者可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重度脱水者需及时就医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水电解质平衡调节剂。
3.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比例失衡,可能导致有害菌过度生长,产生过多的氨和其他有害物质,从而引起大便恶臭。益生菌制剂可用于调整肠道微生态环境,例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4.食物蛋白过敏
食物蛋白过敏时,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蛋白质产生异常反应,导致消化系统炎症和水肿。这可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使未被充分分解的食物进入结肠,产生更多的气体和腐败产物,导致大便恶臭。抗组胺药可用于缓解食物蛋白过敏的症状,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5.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罕见的肝胆管发育异常疾病,由于胆汁无法流入小肠而引起黄疸、瘙痒等症状。未结合胆红素随血液循环返回肝脏,经肝肠循环到达小肠后,在小肠内被小肠绒毛上的特异性尿胆原葡萄醛酸苷酶降解为胆红素和葡萄糖醛酸,形成粪胆原,当其在肠道内被氧化成粪胆色素原时,部分被结肠内的革兰阴性短杆菌还原为黑色的胆绿素,因此出现陶土色大便。主要治疗方法是葛莱言氏手术,即Kasai手术,以建立流向小肠的胆汁流出通道,改善症状。
建议密切观察宝宝的大便次数和颜色变化,必要时进行血常规、电解质分析以及大便常规加隐血试验等检测项目,以排除其他潜在的问题。
66
2024-03-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