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处长一个白色的疙瘩,可能与痔疮、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疾病有关系,建议根据具体病因选择治疗方法。
1、痔疮
痔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是肛管、直肠内的静脉曲张,或者肛垫下移造成的。痔疮的主要表现为肛周肿物、瘙痒、出血等。大便带血通常出现在排便过程中或排便之后,以滴血或喷血的形式出现,血色呈鲜红色,与粪便不混合。早期痔疮的症状比较轻,一般选择保守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如果症状比较重需要手术治疗。
2、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和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通常是肛腺堵塞感染形成的脓肿。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的皮下红肿、疼痛,排便时疼痛会加剧。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
3、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主要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造成的,通常与营养不良、年老体弱、长期腹内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直肠脱垂的主要表现为肛门处出现肿物,并伴有排便不尽、肛门瘙痒、出血、肛门失禁等症状。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方法将脱垂物塞回肛门内,同时用胶布固定双臀等部位,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直肠悬吊固定术等。
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也可能与肛裂、肛瘘、尖锐湿疣等疾病有关系,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检查后,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