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非特异性结肠炎什么意思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非特异性结肠炎是指结肠黏膜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其病因不明确且缺乏特定的病原体感染。
非特异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异常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结肠黏膜发生慢性炎症反应,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感。
诊断非特异性结肠炎通常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査、血液学检查以及粪便常规分析。结肠镜检査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内部情况,血液学检查包括C-反应蛋白和血沉率检测,以评估炎症活动度;粪便常规分析用于排除细菌性痢疾等其他感染性疾病。针对非特异性结肠炎的治疗需个体化制定,常用药物有5-氨基水杨酸类如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等口服给药,重症病例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静脉注射。
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纤维、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病情。
66
2024-01-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