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血糖过高会导致神经细胞内的蛋白质非酶糖基化,进而影响神经纤维的功能和结构完整性,导致感觉减退、血液循环不良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易使患者出现皮肤溃烂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
2.糖尿病足
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发展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此时由于组织缺血缺氧,皮肤容易溃破并形成溃疡面。此外,高血糖状态还会抑制白细胞的迁移和吞噬能力,降低机体免疫力,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首先需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同时针对局部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3.糖尿病皮肤感染
血糖升高有利于细菌滋生,导致皮肤防御功能减弱,从而诱发皮肤感染。若未及时处理,皮肤感染可能会加重,甚至导致皮肤溃烂。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溶液、聚维酮碘溶液等对患处消毒处理,也可用红霉素软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药物预防继发感染。
4.外周血管病变
外周血管病变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的一种慢性疾病。当血液供应不足时,皮肤组织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支持,变得脆弱易损,可能因此而发生溃烂。改善外周血管病变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吸烟和饮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以促进血液循环。
5.皮肤干燥
血糖偏高的情况下,会导致角质层水分丢失过快,致使皮肤表面缺乏必要的保湿因子,从而引起皮肤干燥的情况发生。如果皮肤过于干燥,则会引起瘙痒的症状,反复搔抓后则会出现皮肤破损的情况发生。建议患者平时多喝水补充水分,还可以涂抹甘油、凡士林等润肤露来缓解不适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饮食方面,应遵循低糖饮食原则,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甜点等。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率,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损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