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度一般是指肝脏硬度,肝脏硬度F3F4,可能是肝硬化,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导致的,比如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
1、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一直发展,最终以肝脏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再生结节和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主要临床特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大类临床表现。而肝脏硬度是用来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其正常值一般是在2.5-6.0kpa之间,如果检测指标为3.4kpa,则说明肝脏出现了纤维化,可能是由于肝硬化导致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2、脂肪肝
脂肪肝通常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病变,与遗传、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轻度脂肪肝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在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改善情况下,可能会在6个月左右逐渐恢复正常。中重度脂肪肝可能会出现乏力、腹胀、恶心等症状,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一般可以恢复。
3、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主要通过粪-口等途径传播,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肝脏出现了纤维化,可以考虑通过肝移植术进行治疗。
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是肝囊肿、肝癌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