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一般是指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是能治好的。
因为幽门螺杆菌是胃内的一种致病菌,当胃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诱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临床上一般会引起恶心、呕吐、反酸、嗳气、腹胀、腹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四联疗法进行治疗,通常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和一种铋剂,如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等,一般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后,可以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使病情得到好转。通常患者在用药两周后,可以再次复查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则可以认为幽门螺杆菌已经被清除。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以免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同时,患者在饮食上还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对胃肠道黏膜造成刺激,加重病情的发展。另外,患者在停用药物后1个月,还需要再次复查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则可以认为幽门螺杆菌已经被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