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肝细胞性黄疸为何尿中有胆红素

李六生 肾内科 主任医师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肝细胞性黄疸尿中有胆红素,可能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过高,进入尿液形成的。

肝细胞性黄疸是指肝细胞发生病变,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皮肤黏膜、眼球巩膜等部位发黄的现象。肝细胞性黄疸患者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胆红素,但不明显,肉眼看不见,但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尿液中有较多的胆红素。胆红素是红细胞中的血红素,在肝脏中合成并代谢,在代谢过程中,胆红素通过胆管排入肠道,最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肝细胞性黄疸患者尿液中可能会出现胆红素,但不明显,肉眼看不见。

肝细胞性黄疸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肝移植术等。建议患者平时多喝温开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疾病恢复。同时,患者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66
2021-11-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