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肝病一般是指肝炎活动期。肝炎活动期是指肝脏受到损害后,肝脏的炎症反应处于活动期,此时检查肝功能可能会出现异常。
肝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腹胀、尿黄、肝区不适等症状。活动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可能会出现异常,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升高等。
活动性肝炎患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如果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药物性肝炎引起的肝炎,患者需要立即停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同时遵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同时,患者还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肝脏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