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60多岁的老人相对于青少年、中年人更容易感染乙肝。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和注射传播等途径传播。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为主,如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部分患者也可伴有发热、头痛、寒战等症状。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一定的潜伏期,在感染后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者症状较轻,一般在早期时容易被忽略。随着病情的发展,乙型肝炎病毒会对肝细胞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引起肝区疼痛、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黄疸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乙型肝炎病毒会对肝脏的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引起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因此,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避免不洁性生活。同时,还应积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