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道瘙痒
当存在霉菌性尿道炎时,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尿道黏膜受损,出现异常脱落细胞和坏死组织,这些物质会成为过敏原,引发免疫反应,产生瘙痒感。尿道瘙痒主要出现在尿道口及其周围区域,患者可能感到不适并有轻微的刺痛感。
2.尿道灼热感
尿道受到真菌感染后,会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尿道黏膜损伤,从而引起灼热感。尿道灼热感通常发生在排尿时,是由炎症引起的尿液直接接触受损的尿道黏膜所致。
3.白色分泌物
霉菌大量繁殖会产生孢子,当孢子侵入尿道时,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白细胞增多,进而形成白色分泌物。白色分泌物通常会在早晨起床时发现,沿着阴茎根部流下,有时伴有异味。
4.排尿疼痛
霉菌尿道炎可导致尿道黏膜发生炎症反应,此时神经敏感度增高,在排尿时会出现疼痛的情况。排尿疼痛多为急性发作,集中在排尿过程中,且程度不一。
5.尿频
霉菌尿道炎会引起尿道黏膜充血水肿,使膀胱容量减少,因此会出现尿频的症状。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加,尤其是夜间更为明显,但每次排尿量较少。
针对霉菌尿道炎的症状,建议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治疗措施包括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或克霉唑,必要时医生也会开具外用抗真菌药膏。患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穿紧身裤,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同时要避免过度清洗,以免破坏阴道正常微生态环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