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病毒性荨麻疹怎么得的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病毒性荨麻疹可能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巨球蛋白血症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柯萨奇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感染人体后,其通过复制和扩散损伤黏膜细胞,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进而引发荨麻疹。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可用于治疗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荨麻疹。
2.流感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包括释放炎症介质和白细胞迁移,这些过程会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荨麻疹。抗病毒药物如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等可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荨麻疹。
3.风疹病毒感染
风疹病毒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IgM类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而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皮肤发生红斑、水肿等荨麻疹样表现。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可用于缓解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荨麻疹症状。
4.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在体内潜伏并再次被激活时,病毒会沿着感觉神经纤维播散,侵犯神经节及其所支配的皮肤区,导致局部出现带状排列的丘疹、水疱等症状群,即带状疱疹。部分患者在出疹前可能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等,随后出现皮疹,其中一些可能表现为荨麻疹。抗病毒药物如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可用于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荨麻疹。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异常增生的浆细胞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血液中IgM水平升高,进而诱发荨麻疹。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肿瘤负荷,控制病情发展,减轻荨麻疹症状。
针对病毒性荨麻疹,建议定期监测症状变化,特别是注意观察是否有新的过敏源接触史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伴随症状。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评估免疫状态,以及对特定病毒的检测来确认感染状况。
66
2024-03-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