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两个小时取针是否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患者是正常体质,并且是扎针的穴位没有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一般取针是比较好的。但如果患者是异常体质,并且是扎针的穴位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一般取针是不好的。
1、正常体质
针灸是通过使用针具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疗法。正常体质的患者,如果没有出现不适症状,一般在针灸两个小时后,针灸的部位就会出现发红、发热的现象,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2、异常体质
但如果患者是异常体质,并且在针灸时没有注意局部的护理,可能会导致针灸的穴位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好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取针进行治疗。
取针后患者需要注意针灸部位的护理,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同时,患者也要注意针灸的时间,避免长时间针灸,以免引起晕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