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后一般需要间隔6~12个小时才能按摩。
针灸是一种中医疗法,是使用金属针刺激人体穴位,从而达到通经活络、运行气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面瘫等疾病。患者在针灸后局部皮肤会出现轻微疼痛的现象,如果立即按摩可能会使疼痛加重,还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淤青。因此,一般建议患者在针灸6~12小时后再进行按摩,以免引起不适症状。
在进行针灸后,患者要注意避免着凉,以免引起感冒。另外,还要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卫生,以免引起皮肤感染的情况。如果患者在针灸后出现局部淤青的现象,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在1~2周后可自行消退。